我們生活當中都應該遇到過各色各樣的朋友,他們或沖著你的財富,或沖著你的權力,打著旗號,想法設法靠近你,把從你身上獲利偽裝成友情,一旦利散則情散,我們把這些所謂的朋友稱之為“賊友”。對于黨員干部來說,手里掌握著一定權力,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圍獵,所以更要擦亮眼睛,辨別出真朋友、假朋友,對“賊友”說不,盡早斷之,切不可被之拖累,否則等到違法亂紀、身陷囹圄時就會悔之晚矣。
縱觀近年來腐敗分子的懺悔,他們在聲淚俱下的懺悔時,總會把交友不慎作為腐敗的原因。遼寧省政協原常委周連科和商人老板拉拉扯扯、吃吃喝喝,在不正當的交往中,被送進了高墻。直到被組織審查時周連科才意識到,交友一定要慎重,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幸福生活是被所謂朋友給害的,他們小恩小惠造成自己的凄慘下場。山東省榮成市紀委監委公開通報顯示:市民政局原黨委委員郝佳龍自創“朋友圈經濟模式”,需要錢了找“朋友”,需要換車了找朋友,把朋友當作取款機,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當組織調查他時,是這些“朋友”把他的犯罪事實給坐實的。黨員干部交朋友既是工作需要,也是人之常情,本無可厚非,但我們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,交友不是個人生活的小節,他們在和朋友交往中大搞權錢交易,守不住底線,害人害己,最終走向腐敗的深淵。
“一生之成敗,皆關乎朋友之賢否,不可不慎也?!秉h員干部或多或少掌握著一定權力,能給別人帶來一定好處。自然而然,這個時候,就會被別人吹捧,你喜歡唱歌就到KTV吼兩句,你喜歡喝酒就拿來高檔酒品嘗一下,你喜歡旅游就到各地轉一轉……權力有時會給人錯覺,被別人當魚釣,在“溫水煮青蛙”式的圍獵中會逐漸失去抵抗力,迷失自我,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為少數人謀利的工具,被朋友拉下水,關鍵時候被推出來,成為人民的罪人。
“同師曰朋,同志曰友?!秉h員干部交友不可不慎,這也是對人格和黨性的考驗。朋友要交,誰是真正的朋友,誰不是真正的朋友,心中一定要有桿秤。那些沖著你手中的權力,討好你,巴結你的人,不是真朋友,是青面獠牙的“賊友”,要當機立斷,拒之千里?!耙嬲呷?,友直、友涼,友多聞”,黨員干部要多交益友,多交正派之人,多與普通群眾交朋友,不交無德之人、無義之人、無恥之人?!叭饲橹杏性瓌t,交往當中有政治”,黨員干部要拎清“親”“清”關系,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,不要把個人交往與公權力行使混為一談,切不可講關系不講原則,講交情不講紀律,在哥們義氣面前喪失黨性原則,突破道德法律底線,毀了友情,害了自己。
“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?!秉h員干部由于工作崗位的特殊性,也決定了其交往活動更加廣泛。黨員一定要要慎交友、交好友,遠離“賊友”。(自治區紀委監委宣傳部 李永峰)